首页 > 商务投资 > 成功案例

中国PC强人与“蓝色巨人”充满希望的融合(1)

  2004128日,一则消息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联想集团斥资175亿美元收购PC巨头IBM公司。此前在IT领域也有过巨头之间的收购,包括2002年惠普收购康柏等资金和规模都比较大的案例,但后的企业大多数都在外界期待的目光中无奈宣告失败。因此对于这次继2002年惠普收购康柏后PC领域最大的一次案,人们也在对其前景进行预测:充满希望的乐观者有之,认为这是PC界一次双赢的融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不抱希望的悲观者也有之,认为这纯粹是联想集团在国际化道路上一次操之过急的赌博,是一次蛇吞象的行为,再加上这是一次跨国案例,因此虑及文化整合中的问题,新联想不仅可能重蹈惠普的覆侧,面且还可能输得更惨。竞争对手戴尔公司总裁的评价颇值得玩味:计算机行业的历史上还没有过大规模收购带来成功的先例,我认为此次收购也不会例外。

  实际上从整个过程来看,这一融合之路虽比较坎坷,但最终还是按计划实现了预定目标。从2004128日宜布,至200551日完成收购,这一案只有在危害国家安全方面接受了美国CFIUS的延期调查,而且最终也通过了审查,可谓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在未来的道路上,是否能顺利地发展下去,就成为新联想从现在开始必须要考虑的同题了。

  11 联想集团和IBM公司收购前的状况

  联想集团,作为中国IT业的领军集团,正在承担起振兴中国IT产业的重任;IBM作为世界PC业的鼻祖,其在世界IT产业大家族中的贵族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近年来前者做出了收缩战线,主攻PC的战略;后者则调整战略,做出将其本行”——PC业务剥离的决策。一家主攻,一家剥离,市场上既有需求又有供给,所以业务成交。联想IBM业务之所以被业界一些人士看好,也是因为这符合两者的长期发展战略,是一次双赢的合作。

  1 1 1联想,中国PC强人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现已发展成为总资产198亿元、年营业额425亿元、拥有员工18万人的国内信息产业领先企业。20年来,联想控股累积缴税61.3亿元。目前,联想控股己发展成5个子公司,除联想集团、神州数码外,还有从事风险投资业务的联想投资、负责房地产的胜科智地和新成立的负责业务的弘毅投资,见图1-1所示。

  联想集团(0992. HK)1994年在香港,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据IDC(美国IT及电信行业市场咨询和顾问机构)统计,从1996年以来连续9年位居国内市场销最第一,至20043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16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2003年,联想集团台式电脑销量全球排名第五。

  在联想集团与IBM协商事宜前,联想集团正经历了由于战略调整而遭受的一次大的资本市场冲击。事情源于2001年杨元庆开始执掌联想大旗时定下的三年达到600亿营业收入的宏伟目标,同时也提出了高科技的、服务的、国际化的联想。从历年财务公告来看,联想集团关注的方面也经历了多元化、差异化和国际化等诸多方面的变革,见表1-1:

  但这些都只是联想集团只开花不结果的实脸。由于遭遇纳斯达克股灾,联想集团重金投人的FM365、赢时通、新东方网校要么抽身退出,要么不了了之;联想IT服务部门的业续远远低于大众的期望值,2002财年IT服务的收人仅占联想集团的1%;手机业务在2003年亏损7 000万元。

  不仅如此,联想集团主业PC业务也没有守住最后的防线,业绩也不尽人意。20041月末,权威市场调查机构IDC发布的亚太PC销量排行榜中,尽管联想依然排行第一,但是其16.4%的增福已经是前五名中最少的一家,并且与增幅最大的戴尔、惠普两家相差甚远,戴尔和惠普的增幅均已超过了40%。并且,同时来自国内的第二大PC厂商——方正集团虽然销量排行第五,但是其增幅也达到了386%,超出联想两倍多。

  2003年年终,联想集团在分析过去三年战略成败的基础上,做出了重大的战略调整:决定把集中在中国市场进行多元化发展的战略,调整为专注在我们的核心业务领域,同时,将国际化优先于多元化加以考虑。杨元庆将现有业务划分成三类:一是核心业务,指个人电脑及相关产品;二是重点发展的业务,主要是移动通讯设备业务;三是其他业务,包括IT服务、软件外包、网络产品等。2003年,联想对业务进行了,将一些亏损业务进行剥离或出售,从而把主要精力重新放在个人电脑的核心业务上。2004728日,联想将亏按的IT资讯科技服务部门以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亚信,以此交换在纳斯达克的亚信450万股。

  正是在这一战略调整背最下, 收购IBM PC资产的业务才被重提。其实早在2001年,IBM资深副总裁约翰·R.乔伊在IBM大中华区费事长周伟焜的陪同下第一次来到联想北京总部,向联想高层吐露了IBM欲出售PC业务资产的想法。那一次,联想当时就拒绝了,一方面因为觉得风险实在太大。另一方面联想当时还在多元化的发展轨道之中,仍然期盼PC之外更大的空间。时过境迁,200311月,当收的一事再次被提起时,联想从中看到了自身冲出发展平台期的一线曙光,交易一拍即合。

编辑推荐:
{dede:field.title/}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