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香港专题

香港联汇制无关“殖民情结”

    第一财经日报 今年以来,香港与内地之间的一些不和谐声音和误解时有发生。

    笔者近日就被一内地媒体问及香港联汇制问题,对方希望笔者对如下“学者”的观点表态:大概意思是说,香港不乐意接受挂钩人民币,是否因为“殖民地情结”?香港是否“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更愿意靠拢第一梯队西方国家”?“在接纳内地资物的同时,又不愿与内地产生过多交集”?

    这个问题实在有点无厘头。作为长时间在香港生活的内地人来看,笔者认为上述看法有些似是而非,并不客观。

    首先说“殖民地情结”问题。就笔者在港多年的体会,香港主流社会并没有所谓的“殖民地情结”。如果说少部分香港人过去看不起内地穷亲戚,这种情况倒是有,但在本人看来,这和殖民地情结无关,而更与内地某些大城市的人看不起外来打工仔类似。

    其实大部分香港人想法很简单,如何注册英国公司他们更多关注自己的工作、升迁以及家庭等方面问题。香港人对明星隐私、子女和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越对于政治或是意识形态的关注,所以当内地孕妇赴港产子影响到当地孕妇的床位时,当香港本地奶粉开始缺货时,香港人才开始不乐意。

    近期的确有个别香港青年在反政府游行时打出回归之前的旗帜,但很快被香港主流媒体的口水淹没。正如这些媒体所指出的,年轻人这么做不是真希望退回过去,而只是用这种方式表达不满——这种做法就像有立法会议员抬着棺材参加活动,或是在立法会上向特首扔香蕉一样。

    与此相反,笔者倒觉得港人在回归后,反倒更加关注本地文化与价值理念的独立性和存在价值,应该说这是更有主人翁意识的表现。比如他们知道繁体字很难写,但仍然希望子女能继续这种文化,他们希望在“一国两制”之下保留香港本地的价值体系。

    至于说“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更愿意靠拢第一梯队西方国家”,持这种看法的人忽略了一个简单事实:香港不是愿意靠拢西方国家,它一直以来就是以西方教育为主的,其法律体系和方方面面全是西式的,连媒体的报道角度和方式也是如此。但在传统文化的保留和影响上,又是地道的中国文化。内地同胞在看到香港人对一些事件的反应和评价时,可能要从这种更深层的背景去理解。

    又有人会说,是“自由行”和CEPA政策,挽救了SARS之后的香港经济。这一点笔者毫不怀疑,香港大部分人也认同这一观点。但问题同样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自由行”和CEPA是两地互惠的政策,也要看到它给内地同胞和企业带来的便利。关于这一点,那些常去香港买LV的女士应该不会否认,大量在港设点避税的中小企业更会认同。

    最后说到联汇制和钉住人民币的选择,其实港人对人民币是百感交集的。从当年1人民币兑0.8港币,到今年1港币兑0.8人民币,港人多少心里有点感触。但是理智的人是不会把货币的兑换率等同于社会地位的。

    事实上,就香港普通阶层的收入来说,近几年的增长仍然高过内地许多,因此他们的生活水准并没有相应降低。相反,人民币虽然对港币升值,相对内地同胞的购买力却是在贬值的,否则也不会这么多深圳人去香港采购日用品了。

    香港人其实是很想用人民币发工资的。注册英国公司好处有人在报纸上讨论过,笔者办公室里的香港同事也多次感慨过。结果当然是无法广泛推广,一是海外人民币存量远不足以给港人发工资;二是人民币还不是国际自由货币。

    联汇制对香港金融中心尤其重要。外国经理很放心地把钱放在香港从事资产管理,是因为联汇制保证了他们在汇率波动方面的损失极为有限——有人或许称这个是“热钱”,但香港特区政府和金融机构其实私下很欢迎,这笔钱存在香港一天,香港的机构就可以收他们一天的管理费。2009年据说有6000亿热钱进入香港,如果存到今天,按每年1%的管理费计算,香港的金融机构应该至少收到180亿的管理费了吧!

    当然,长远来看,有一天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后,联汇制或许就没有存在必要了。

编辑推荐:
{dede:field.title/}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