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超英赶美?
近年来,香港已确立了自身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3年前,全球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中国工商银行(ICBC)的落户香港;如今,它依然是中国内地公司追捧的场所。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在不断上升。
汇丰银行(HSBC)将其首席执行官主要办公室从伦敦迁至香港的决定(明年2月生效),有可能迫使许多企业重新评估自己在香港的高层机构是否足够多。
此外,在上月公布的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竞争力排行榜中,香港已经拉近了与伦敦和纽约之间的距离。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由智库Z/Yen Group编制,由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发布,每年发布两次。【注册香港公司】该指数将针对金融专业人士的一份调查,与办公室租金、机场满意度及税率等因素结合了起来。
自该指数3年前推出以来,伦敦在历次调查终一直稳居榜首,纽约紧随其后。自今年3月份的排行榜发布以来,伦敦和纽约的总分均有所提高。伦敦提高了9分,至790分;纽约提高了6分,至774分,满分为1000分。
但与香港相比,它们一位数的增长显得相形见绌。香港提高了45分,至729分。
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ervices London)首席执行官斯蒂芬•赖特爵士(Sir Stephen Wright)表示:“大量经济活动正转移到亚太地区,这是一个事实,没有人能够阻止。对于我们在伦敦的人而言,问题是如何应对?这不是一场零和游戏。”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公司鼓励金融城的企业走出国门。
这与1997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情况大不相同。那场危机令香港遭受重创,并导致维系市场人气的股市与楼市双双崩盘。
此后这些年,香港与内地之间贸易、投资联系的密度与重要性不断增强。
在1997年回归之前,香港由英国统治,因此,英国许多最老牌的银行——包括华宝银行(SG Warburg)、怡富资产管理公司(Jardine Fleming)——主导着这个殖民地的金融版图。
这种情况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发生了变化:受来自中国内地与印度规模越来越大的交易及业务量吸引,美欧地区的全球性投资银行开始在香港进行扩张。
许多投行纷纷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等熠熠生辉的摩天大楼买下好几层自用,其中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摩根大通(JP Morgan)、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和瑞银(UBS)。
香港是所有全球性投资银行的亚太总部,该地区一般会占到这些银行全球收入的20%到30%。
最近刚卸任瑞银亚太业务首席执行官的谭信乐(Rory Tapner)回忆道,在1997年前,亚太地区还没有如此发达,大额交易少之又少。
他补充称:“香港仍将是一个关键的中心和通往中国内地的门户。只有作为通往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的门户,它才能繁荣发展。”
这个金融版图上的一个最新进展是,近期涌现的新一代领导群体并非来自美欧。
身为英国人的谭信乐,今年夏季将其在瑞银的权力交给了韩国人尹致源(Yoon Chi-won)。【在香港注册公司的好处】诚然,尹致源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银行家,他曾是一名工程师,为美国航天飞机项目设计过卫星通讯网络。
不过,更多出生于中国、印度和韩国的银行家在香港的金融机构里获得了晋升。
尊卑次序继续发生改变。危机已经迫使许多集团收缩亚太地区业务,这不可避免地要造成裁员。
那些计划拓展香港业务的公司,能够招到填补任何业务缺口的人才。
日本银行野村(Nomura)去年收购了倒闭的美国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亚洲业务,从而提升了其在香港的地位。
英国银行巴克莱(Barclays)也在大举招兵买马,试图进军亚太地区的股票和债券市场。
澳大利亚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也已将香港确立为关键的全球中心和在中国内地大展宏图的跳板;甚至连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这样的内地证券公司,也已在香港扩充队伍,以开展方面的业务。
资深银行家表示,在香港获得成功的关键,是拥有长期眼光。
谭信乐表示:“亚洲文化看重资历,当地监管者和官员会记得,在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哪些银行留了下来,哪些削减了业务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