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情 中国心”:香港青少年15年认识祖国之路
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也是香港青少年认识祖国、了解祖国的15个春秋。今天,祖国对很多香港青少年而言,不再只是深圳河以北那片抽象遥远、广袤无垠的大地。
15年间,一次秀丽河山的旅行、一段气势恢弘的长城、一场有关国家的知识竞赛、一座封闭贫穷的西部村庄、一段艰辛的山村义工生活、一些与内地同龄人的交流和联络、一场与中国太空人的对话,或者是几本《明朝那些事儿》,乃至一个不太愉快的记忆片段等等,都让香港青少年渐渐地对古老而崭新的祖国有了形象而真切的认识。
15年间,香港特区政府逐步推进国民教育。从十年多前推行课程改革,提出“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之学习方向,到现今举办各类到内地的交流活动,帮助香港青少年认识祖国,提升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112年前,梁启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的警句响彻九州。今日,香港的未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伟大实践,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香港的青少年责无旁贷。
饮水思源,唤醒国民身份之认同
“你认为自己是中国人?香港人?中国香港人?”对于这样的问题,一趟古都南京的旅行,让香港厂商会中学5年级生(相当于内地高二)刘俊昌有了初步答案。今年4月,他和80多名来自香港不同学校的年轻人,参加了由香港和富社会企业举办的“南京国情考察团”。
游览中,中山陵的辉煌气势、南京城墙的古朴气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座谈会上,内地学者讲授国家政策、历史等,让他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国情。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让他明白国力衰落的后果以及侵略战争的残酷。
“参观纪念馆后,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受辱)那份悲惨,唤醒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我们要团结一致。”刘俊昌告诉记者。
虽然在香港有很多途径学习国情,但始终没有那份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震撼与冲击。刘俊昌说,此行丰富了他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他还希望未来能到内地上大学。
今年年初,来自明爱粉岭陈震夏中学的30多名学生在校长郑振发的带领下,走进广东北部贫困山区连山县的一个农村,为当地一家小学建图书馆、教学生英语和探访农户。
组装书架、把图书分类,这批香港师生从无到有建起一个图书馆。第一次到内地考察交流的王宝花体会深刻:“图书还没放到书架上,当地小朋友已迫不及待捧着图书来看,可见纵然是资源不足,仍无阻他们的好学之心,值得香港学生学习。”
她说,探访连山是一次难得的体验,通过帮助内地贫困地区的居民,进一步加深她作为中国国民的责任感。
郑振发所在的学校向来重视国民教育。升国旗时,不只是奏国歌,而是师生们一同唱国歌。他说:“祖国和香港永远相连,没有你我之分。我们经常教学生要饮水思源,无论国家兴衰都要对她有承担。”
他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帮助学生认识国家。“国家是我的事,没有国何以有家?为何不为国家做点事?”他不要求学生们做什么伟大的事,只要为国家和社会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已足够。
亲身走一走,培养家国情
近年来,由香港特区政府教育部门和民间团体合办的内地交流活动方兴未艾,深受青少年学生和家长欢迎,并逐渐成为促进香港学生认识祖国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板块。
特区政府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张永雄说:“国民身份的认同不是纯粹知识性可以做得到,我们对民族文化、国家历史,要有一种触动之情才行。”
张永雄曾经负责构思香港国民教育发展路向。他一直主张让香港青少年到内地走一走,亲身了解国情,培养家国情怀。“我们要让学生亲身感受和接触,不是由上而下给学生一套思想,而是让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
张永雄说,当时他把内地交流活动定位为“真实的情况,让学生去判断”,然后有策略地制定交流计划的覆盖面和内容。
2003年,香港推出以中6学生(相当于内地高三)为对象的“领袖生奖励计划:国情教育课程”,安排170名学生到北京学习,体验生活,为期10天,目标是提高他们对祖国的认识和国民身份认同。
但张永雄觉得很不够。随后,特区政府陆续为香港青少年学生推出一系列赴内地参访交流的活动:针对高年级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同根同心”计划、针对高中生的“同行万里”计划、针对全港中小学生的“赤子情 中国心”学习之旅等。
2009年,这些活动有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薪火相传”。如今,这些活动每年一共可提供超过4万个到内地交流的名额。
另外,特区政府教育局还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合办“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2007年至今连续举办了6届,吸引十多万香港中小学生参与。竞赛已成为香港青少年了解国情、认识国家外交的重要窗口。
至于这些努力的成效,张永雄欣慰地说,第一批参加“领袖生奖励计划”的学生中,一位考上北京大学读法律,因为他听了清华大学法学教授王振民的讲座,知道国家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需要很多法律人才,希望为此尽一份力;另外有同学受“水稻之父”袁隆平影响,上大学时修读基因工程。
谈到即将在香港中小学推行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张永雄认为,新科目能让香港青少年更清晰、更系统地认识国家,带动与内地交流活动的进一步开展。长远来说,两者可以呼应配合。
循序渐进,耐心推动
特区政府教育局首席督学刘远腾说,1997年香港回归后,有很多想法在学校里试验推动,从2001年开始提出课程改革,当时已将“国民身份认同,致力贡献社会、国家和世界”这样一个目标作为学习宗旨。
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特区政府教育局努力利用各种重大活动,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等,举行一些比赛、专家讲座、专题研习、实地考察,以及制作有关材料放到网上供学生学习。
刘远腾表示,国民教育不能单靠特区政府的资源,学校和民间团体的合作同样重要。2009年推出的“薪火相传”国民教育平台,鼓励学校互相提供有关国民教育交流活动的经验,这有助于学校更灵活地设计活动内容,以配合学生的需要。
从2007年起,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连续4年在施政报告中提到如何做好国民教育,其中到内地进行交流活动是亮点。
2010年,特区政府提出从2015-2016年度开始实现每名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获资助参加至少一次内地交流计划。刘远腾说,届时香港青少年学生到内地的交流名额将达到每年6万多个。
刘远腾表示,回归15年来,香港整个国民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不断尝试中慢慢推进。
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说,香港曾被殖民100多年,要做好“人心回归”的工作,包括国民教育等,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他说,我们国家很大,有的港人对内地了解不多,需要给他们多点时间。(记者张雅诗 林建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