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务管理 > 资金管理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评级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一般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性,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证券。它是在已有信用关系,如贷款,应收账款等基础上产生的存量资产的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我国于2005年初开始正式试点推广,本土化的资产证券化正开始在中国金融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信用评级制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机构缺乏独立性、评级体系不健全、评级功能不全面等都影响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
 
    资产证券化作为资本市场的创新工具,对于信用评级的水平要求很高。资产证券化一方面能给投融资双方带来更多融资获利的机会,另一方面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在信用风险问题上存在较多问题。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发行的是资产支持证券,需要较高质量的信用评级。因此信用评级在资产证券化的实施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直接决定了资金融通的成本,而且对于资产证券化整体市场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中,主要是围绕资产证券化交易中投资者应收回的权益进行评级的,其评级的基础不仅包括了发行人的信用状况,还更多的包括了资产池的结构配置和投资者的应收权益。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预定的信用级别,必须对证券化资产和交易结构等进行实现的安排和构架,因此评级结果决定了证券化资产和交易结构等可变因素,评级基础中的某一方面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评级结果有较大的出入。信用评级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提供了一种信用风险的信息服务,评级结果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其在资产证券化中起到了一种信息揭示功能,给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决策参考,使其可以获得与所承受信用风险相对应的投资收益。
 
    信用评级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对于发行证券的机构来说,一个良好的信用等级就意味着其所发行的证券的筹资成本低;对于投资者而言,一定的信用评级等级就是对于投资决策的一个衡量。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复杂的融资过程,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信用评级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可观的指示,帮助他们制定出符合自身的投资方针;从比较宏观的层面上来看,一个发展完善的信用评级环境具有很好的市场透明度和揭示功能,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效率,稳定市场波动,强化市场监管,对促进资产证券化交易的顺利进行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评级机构是一个信用信息服务机构,为使得其所提供的信息更具有参考性,信用评级机构就必须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独立性决定了一个信用评级的真实性、客观性、可靠性。但是我国的评级机构,除独立于金融系统外的法人机构外,有的在行政上还隶属于银行系统,有的直接是证券承销商的一个部门,而且在开展评级业务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的干预,使得这些机构不能客观公正的开展评级,导致评级结果令人质疑。我国国内目前为止只有4家评级机构,各机构间既没统一的标准尺度,也缺乏一套健全完善的评级指标体系,直接影响到了评级结果的公正性。而且我国当前的信用评级的范围还只限于传统的债券评级和企业资信评级,跟不上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潮流。
编辑推荐:
{dede:field.title/}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