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化探析
“四大”进入中国市场后,凭借其专业优势与对实务工作的丰富经验,在我国行业竞争中占据了十分有利的地位。在制定相关会计和法规时,我国财政部门都曾向四大进行咨询甚至与其一起商讨,因而四大在国内开展业务时可以从政府部门获得较多支持。如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补充16号文”就要求公司及再融资时,财务报告除需国内进行法定外,还必须由国际进行“补充”;一些银行也相继规定贷款的公司必须到指定的外资进行信用,因而导致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基本上被国际占领。政府的推动促进了四大在国内的发展,而我国自身又存在着发展较晚、规模偏小、经验不足、人才缺乏等原因,质量较低、社会公信力较差,因而在国内市场很难承接到大型客户,行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为了改善国内事务所的发展状况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不断采取措施促进我国朝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国际化遇到的问题
我国注册出现的时间较短,而国外大型事务所在体制建设、业务范围、事务所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着更为完善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际四大的国际化程度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一)规模化进程中的体制问题国外事务所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经济责任,合伙人十分重视质量。而我国注册会计师责任的各项法规尚不完善,在脱钩改制以前,事务所有挂靠单位,很少考虑执业风险问题,从而导致缺乏风险意识、质量低下,行政干预的存在对事务所执业过程中的独立性一直产生着负面影响,使其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1999年财政部开始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脱钩改制工作,就改制结果看,行政干预所引发的内部矛盾并未得到有效解决,行业垄断和部门封锁的问题仍然存在,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水平并未出现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事务所朝大规模、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二)服务项目单一、收入较低国外事务所非常注重服务领域的开拓,业务范围不断增大,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大型国际会计公司的业务收入仅有37%来自报表,43%来自咨询服务,20%来自税务服务。而我国大部分业务收入仍来自传统的业务,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同时,在行业服务细分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注册会计师的潜在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除了同行业的竞争,其他替代行业也可以提供更加专业和细化的服务(如财务分析师、管理咨询家等),给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性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压力。国际四大由于熟悉国际资本市场运作,在跨国服务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国内许多希望在海外的公司都习惯于请其开展活动;此外,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也倾向于请四大进行,这样就算出了问题,也可以“已雇请了高质量的会计师”而推卸自己的责任,上述情况导致目前我国竞争激烈,争相采取低价策略争取客户,而国际四大却以其高昂的收费占据着国内大部分市场。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达到了实质趋同,国内企业财务报表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将得到提高,为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加大了国内事务所按国际标准向国际化延伸、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压力。
(三)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国内事务所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使其收费水平偏低,导致了质量的下降,从而使其在社会公众中失去信誉,这进一步促进了公众对国际四大的偏好。近年来,因执业质量问题而引发的案件逐渐增多,这反映出投资人、政府等财务报表使用者对报告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国内事务所不加大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不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行为准则,最终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市场所淘汰。
(四)人才缺口大,培养机制不完善近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型企业争相高薪从海外和知名中介机构聘请高级财务人员,以适应企业国际化的需要,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内企业正加快速度与国际趋同,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与企业现实需求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而同时,国际四大所也纷纷在国内抢滩人才,其提供的高薪和优越的发展机会吸引了大量毕业生的加入。国外事务所职员的晋升有严格的规则,一些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人留下来继续工作,而不适应的人便自动离开或转到客户单位。对比而言,我国大部分没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导致人才缺乏,这也将影响到其人才储备并阻碍将来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