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TCL的整合和运营状况(1)
后的整合对于中国企业的考验更为艰巨,它意味着一个本土公司向真主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的蜕变。只有公司治理结构、内控机制、管理水平获得本质上的提升,才能再新的平台上平稳起飞,否则只能是作茧自缚,甚至两败俱伤。
时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TCL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季度和年度财务报表的推出.整合难题凸现.成了TCL集团的切肤之痛。
3. 4. 1 TCL集团的整体运营状况
2004年是TCL集团具有转折性的一年,也是大喜大悲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TCL集团完成了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移动电话业务,迎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收购活动带来了2004年TCL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达到42%,但集团净利润却比上年下滑了57%。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竟然达到负的13亿元人民币。不管怎样,2004年的净利润少了点,但还是正的。
到了2005年,后整合风险进一步显现,TCL集团前三个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5.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57%。而主营业务成本呈直线式上升,三个季度的增长幅度超过了50%。从图3-2和图3-3中不难看出,主营业务利润缓慢爬升.收人的增长被大幅度上升的成本所吞噬。同时,净利润从第一季度开始出现赤字,截至第三季度末亏损了11.39亿元人民币,并且亏损额继续增大。巨额的亏损导致每股收益进一步扩大到-0.44元,每股净资产缩减为1.58元,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到-27.84%.
现金流也成为明显的问题。经营、投资和筹资现金净额均为负数,相比一年前,总体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水平从34.2亿变成了-21.4亿元;2005年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2.68亿元,同比下降了95.39%。,在经营管理费用方面,2005年前三个季度的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已经超过了2004年全年的费用。而财务费用和营业外支出也发生了大幅度的增长远远超出了2004年全年数额。
对此,TCL集团在公告中宣称,国内和欧美市场的竞争程度比预期的激烈,收购后的协同效应并没有充分发挥。言外之意,集团的整体利益受到了海外收购活动的连累。李东生甚至感叹:“我们原来的团队显得有些乐观,到去年11月份才发现问题很大,整合效应并没有发挥,企业还是按原来的习惯运作,TCL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为了集中精力做好主业,加强公司资产的整合,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能力,TCL集团目前已经对公司业务进行了两次大手术。
第一次大手术是2004年移动通信业务业绩大幅度下滑时,于夏末秋初分拆移动通信业务,成立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到香港(股票代码:2618. HK)。当初,TCL集团吸收合并TCL通讯(000542.5Z)实现整体,是包含了移动通信业务的,但两个月之后,董事会又决定采取分拆,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转移移动通信业务业绩下滑对整个集团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手机业务分拆之后,经过一年的运营,并未如预期那样,业绩有所改善,反而陷入了泥潭。
不得已,TCL集团又进行了第二次大手术。2005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发布之后,在TCL集团与汤姆逊和阿尔卡特的整合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资产对公司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做了调整。12月初,TCL集团正式发布资产公告,将控股80%的两项非核心业务国际电工和楼宇科技以16.9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法国罗格斯公司。李东生表示,此次两项非核心业务的战略,有利于TCL集团优化旗下非主营业务,聚焦核心业务。
2004年1月30日,TCL集团(000100)吸收合并TCL通讯整体,开盘价6.88元,收盘价7.58元,相比于4.26元的发行价,涨幅达到78.17%。在前后将近两年的时间内,有两个关键事件引发了股价的大幅度波动。一个是TCL移动海外分拆的每一步都引起强烈震动,无论是2004年4月份分拆计划出台还是同年9月初方案的敲定,TCL集团股价大幅波动就是最好的佐证。
另一个是TCL集团业绩报告的发布。2005年4月13日,TCL集团发布2004年年度业绩快报后,巨幅利润下跌导致股价从3.69元下跌至3.4元,降幅达7.86%随后,年度财务报告、一季度和半年度预亏公告的发布进一步加剧了TCL集团股价的下跌。“五一”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股价为2.56元,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又跌至2.30元。短短的半个月时间,TCL集团的股价下跌了37.67%。从5月9日到年底.股价基本上稳定下来,一直维持在2.12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