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欧债危机不是暂时问题 中国应增加预案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西班牙银行业发展捉襟见肘,欧盟准备出资1000亿欧元区援助。对西班牙的援助还在纸面上,旁边的意大利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投资者担心意大利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意大利国债与股票市场昨天(12日)大幅下跌。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了27个基点,达到了6.04%。
人们担心意大利并不是没有理由。有媒体报道,意大利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大幅缩减,GDP下降了0.8%,意大利国家统计局甚至预测,今年意大利整个经济降幅会达到1.4%,失业率上升到9.5%。这让人感觉,经济危机离意大利越来越近了。意大利巨额的债务一直让人们认为它的信用风险要高于西班牙。在今年年初,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要比西班牙高202个基点。由于西班牙银行业的危机逐步显露,西班牙被迫上调了赤字预期,导致西班牙国债收益率逐步上升,当前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要比意大利高于48个基点。
意大利的经济将会走向何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意大利今年有望将预算赤字控制在欧盟要求的3%的上限之内,房地产泡沫并不严重,而且银行业比西班牙更健康。但是意大利总债务额是西班牙的两倍以上,经济增速在过去10年一直落后于欧盟平均水平。而且,欧元区又成了评级机构下调评级的重灾区。在惠誉下调了西班牙的评级和西班牙两大银行的评级之后,穆迪昨天又下调了塞浦路斯两家银行的信用评级,惠誉更是在昨天下调了18家西班牙银行的长期信用评级。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欧洲经济问题专家刘明礼做评论。
现在意大利面对的情况很尴尬。其实西班牙银行业的不景气跟意大利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意大利的发展前景也受到了投资者的质疑。有人就认为,很多时候,意大利都是跟着西班牙的角步的,这次也不会例外。这种看法有没有道理?意大利有没有可能受西班牙进一步的拖累?
刘明礼:意大利应该对自己的债务状况提高警惕。在债务危机爆发后不久,媒体就提出了欧洲五国的概念,包括了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一直认为自己是五国里面经济形势、财务状况以及债务情况最好的,所以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债务问题掉以轻心。意大利虽然财政状况和债务比例还可以就一直对自己比较有信心,但意大利的命运其实并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投资者对意大利的信心不取决于其本身,而是取决于整个欧债危机的走势,最近西班牙出问题,意味着债务危机的恶化以及未来希腊的风险增加,所以说意大利应该对自己的债务状况感到更加担忧。
意大利现任总理蒙蒂在上任的时候被人看是因为他有经济学的背景,认为他能够带领意大利走出危机,现在情况过去半年了,到底怎么样?
刘明礼:蒙蒂作为经济学家出身,和以前贝卢斯科尼还是有明显不同的。另外,他不光是经济学出身,而且他以前没有从政经历,不是政治家,他领导的是一个没有连任的压力的过渡政府,这样他推行改革起来政治压力比较小。在他上任以后,意大利的经济改革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意大利年初的时候推出了经济自由化法案,这对于意大利经济改革非常重要,意大利的财政赤字最近也是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应该看到,福利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的时间非常长而且见效非常慢,改革过程中还会伴随着负面效应,积极效果在长期才能体现。所以蒙蒂上台以后对经济改革起了推进作用,但是很难指望他在短期内将意大利带出债务危机。
欧美经济体现在打喷嚏重感冒,旁边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打喷嚏,世界银行昨天下调了2013年的全球经济预测增速,这也警告发展中国家需要妥善应对欧债危机可能造成的全球经济长期波动所带来的挑战,中国应该怎么来应对?
刘明礼:首先需要对形势有一个清晰的判断,目前的欧债危机不是暂时的问题,涉及到欧洲经济结构改革、欧元区的制度设计、福利体制改革等多重深层次的问题,而且这些改革历时会非常长,我们应该做长期的准备而不是短期应急措施。比如说在出口结构方面,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因为不仅是欧洲、美国,其他国家将来可能都面临中长期的经济减速,我们应该做长远的打算。同时在金融方面也应该建立更多的预案,欧洲很多国家都在为欧元区解体做预案,比如欧洲国家已经考虑希腊退出欧元区后资本管制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增加相应的预案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