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离岸专题

香港商报:建居屋正当时 顺民心促经济

  香港新闻网 电 本港居民楼价负担在全球名列前茅,住屋需求成为社会最尖锐矛盾。高楼价影响民生、压抑消费、压抑投资欲望、削弱香港竞争力。特首梁振英和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近日先后公开表态,坚决復建居屋。《香港商报》时评认为,港府决策顺势应人,尽力保障广大中低收入市民住房的同时,有望逐步消减高楼价对本港的负面影响,促进本港经济发展。

  梁振英日前发表讲话,重申一定会復建居屋,因为特首服务的对象是700万香港市民,而非单一行业。财爷曾俊华昨通过网誌公布,政府已物色2500公顷土地用作储备,未来数年预计推公屋、居屋单位逾6万个。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日前表示,新居屋2016至17年推出,首三四年有土地提供约17000个居屋单位。港府决策正当时。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全球住房负担报告,在325个调查城市中,香港楼价最难以负担,以去年第三季的数据,香港楼价中位数已达家庭年收入中位数的12.6倍,超越美国洛杉磯在2007年所创的11.5倍纪录,属於楼价“严重无法负担”的城市。而香港去年一般住宅楼价,全年计仍录得同比8%的升幅。

  住房矛盾已酿致种种严重后果。例如目前引起社会热议、普遍存在的浻房问题。负担不起高楼价的基层民眾几家人聚居一处,缺乏消防设施,严重通风不良,不仅屡次引发严重死伤的火灾事故,而且造成眾多邻里、伦理冲突和社会惨剧。大部分青年人几乎不可能有钱买楼,以致本港平均结婚年龄一再后延,近四成男青年要返内地娶妻,引致大批“剩女”的社会问题。积怨令青年们成为反社会意识最强烈的阶层,街头抗争愈演愈烈。市民手中资金大部分被房贷占去,消费能力被严重压抑。各行各业的生存空间均被房地產挤压,难以扩容。

 

编辑推荐:
{dede:field.title/}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