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优先关注三大问题 新施政要点符合社会期
7月1日,香港特区第四届政府正式宣布就任,新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在就任前就曾多次与专家会面、出席座谈会等,定下新一届政府优先处理社会问题的方向。具体而言,梁振英较早前与政团会面时表明,上任后会优先关注房屋、扶贫和老人三大问题,务求在短时间内推出有效的政策。另外,他已公布了2013年“双非”孕妇来港分娩“零配额”,即丈夫为内地居民的内地孕妇不能再预约香港医院分娩的有关服务。
根据有关机构于六月中后期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61.1%受访者最关心社会问题,26.6%关注经济问题,10.5%最关心政治问题。由此可见,新一届政府的施政侧重点符合社会期望。
增建公屋抑制房价
在房屋问题方面,梁振英提出多项政策,包括长远规划房屋策略、增加土地供应、协助中产家庭置业、复建居屋、增建公屋等。当中最受瞩目的是研究“港人港地”政策,即如果住宅市场过热,政府会选择符合中产阶层住屋需要的政府土地,在卖地条款中规定建成后的住宅单位只可出售予香港居民,以协助香港居民置业。运输及房屋局局长也表明,公共资源兴建的房屋,应该只可由港人购买。
过去5年,私人楼宇价格上升了95%,租金亦上升了48%,房屋问题已成为香港人普遍关注的议题。根据有关民意研究机构于2011年年底进行的调查,高达54%受访者认为2011年令人愤怒的事情是香港楼价高企及住屋问题,居各项问题的第二位。所以梁振英优先处理房屋问题是切合社会要求的。
但是,多个评论已指出,相较于其他社会问题,房屋问题最为复杂。该问题牵涉全香港人的利益,这些利益却不尽一致,例如已置业者可能视其物业除了自住外,还有投资,希望楼价继续上升以赚取收益;未置业者未能蓄够首期,希望楼价下跌以减少支出;部分置业者只有一所物业,希望楼价下跌,令其子女可置业等。除了利益问题外,房屋问题还关乎社会稳定以及香港的整体竞争力。
过往的经验也令部分香港人未必愿意支持政府大刀阔斧处理房屋问题。1997年,香港楼市泡沫爆破,楼价急跌,不少拥有物业的香港居民成为负资产,一生累积的财富转眼间消失,欠下巨债,部分居民更因经济环境恶劣而失业,经受不住打击而自寻短见。这些经验对不少香港人来说仍心有余悸。
成立扶贫委员会
在扶贫问题方面,梁振英将成立扶贫委员会。根据梁振英在竞选时公布的网站,该委员会承担多项工作,如研究解决各类贫穷问题的策略和措施、改善社会保障及退休保障制度、整合各个扶助弱势社群的、探讨完善和统整各项资助或减免计划、推动偏远地域的经济发展等。梁振英已成立扶贫委员会筹备小组,为扶贫委员会的职能和人选向行政长官提出意见。
扶贫问题一直困扰香港多年。香港的坚尼系数由1996年的0.533,进一步恶化至2012年的0.537,长期高于0.4的警戒线。相较于其他已发展地区,香港的坚尼系数较大,贫富差距严重。香港本身设有社会安全网,可确保基层市民享有一定的生活质素,但市民对扶贫问题越来越不满。究其原因,一时贫穷并不代表一世贫穷,只要人们肯努力,社会有不少向上流动机会,这是所谓“香港梦”。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感到“香港梦”不再,社会流动机会大不如前。部分香港人更认为部分大财团不理民间疾苦。
上一届政府已就最低工资立法、推行跨区交通津贴等,并就标准工时等进行研究,以回应社会诉求。新一届政府将会推出更多扶贫措施,但是应不会过分倾斜。因为社会有意见认为香港不应过分支援贫困人士,以免“养懒人”,削弱香港的竞争力。
加强退休生活保障
在老人问题方面,新一届政府会着力加强退休生活保障,具体方法包括将会在现行的高龄津贴(生果金)的基础上,增设特惠金,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双倍的津贴;考虑合并长者综援金和生果金计划;优化强积金计划;作财政拨备以成立养老等。另外,政府会与内地合作,为选择回乡养老的长者提供房屋、医疗护理等配套服务。
随着医学的进步、食物质素的改善等,香港的男性和女性的人均寿命由1981年的72.3岁和78.5岁,上升至2010年的80.0岁和85.9岁。在传统华人社会里,“老有所养”是获社会普遍认同的观念。尤其社会有一批长者生活贫穷。根据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统计,2010年上半年长者的贫穷率为33.9%,高于其他年龄群组。社会普遍认同长者为香港长期贡献,当其晚年需要协助时,社会应给予支援,令其安享晚年。
问题是有不少意见认为,香港出生率偏低,人口老化,政府财政收入未必能持续提供长者福利。根据统计处的数字,2009年每千名15至64岁劳动人口需供养337名幼童和长者,2039年将急升约一倍至625名。加强退休生活保障可能会令下一代的负担更重。但也有意见认为,政府可通过开源手法如扩大税基等以支持长者福利的开支。
依法妥善解决“双非”孕妇
在“双非”孕妇来港分娩问题方面,梁振英在当选后不久已表明,私家医院于2013年预留给“双非”孕妇的分娩名额是“零”,并强调2013年在港出生的“双非”婴儿不能获保证可以取得香港永久性居留权。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已表明,会确保2013年落实“零”配额的政策,并会与其他政策局寻求法律基础,找出长远解决问题的方法。
事实上,“双非”孕妇来港分娩问题已在社会讨论多时。“双非”孕妇来港分娩加大本地孕妇分娩预约医院的难度,加重整个医疗体系如急症服务的负担。长远而言,作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双非”婴儿未知何时返港,为医疗、教育、房屋等方面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除了业务受打击的私家医院对有关政策有忧虑外,社会对禁止“双非”孕妇来港分娩已有共识。问题只是除了通过行政措施外,如何在法律上长远解决有关问题,例如提请人大释法、修改入境条例等,这些都有待新一届政府进一步探讨。
整体而言,香港社会认同梁振英对社会问题有深入的认识,但是忧虑政府会一次推出过多政策。一方面有关政策可能在细节未尽完善时推出,另一方面可能一次推行太多,都会令社会蒙受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梁振英也意识到社会的忧虑,表明政策在成熟时才会推出,不会操之过急,也会与其团队不时落实,掌握社会脉搏。事实上,政策不用多,只要处处击中要害,自可树立威信。(陈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