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上市

商业周刊:外国人在华发财门槛变高

”美国”《商业周刊》6月7日文章,原题:外国人发现在华就业机会很不足

乔·菲利普斯像是一名能在中国施展身手的理想人选:一半中国血统、东亚研究专业学士学位、有从商经验、2万美元积蓄,还有友善的性格,2010年他和朋友在北京开办了一家销售美国啤酒的公司。他说:“遍地都是牛奶和蜂蜜的乐土正在召唤。”一年后,牛奶已凝结变质。在华开办一家被认可的公司所需的成本远超想象。从令人费解的海关单据到晦涩的运输规定,每走一步都遭遇官僚主义。破产后回到美国的他说,“任何以为到中国就能开办小企业的创业者都是异想天开。”

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使中国获得了易于创业的名声。有些人做到了,让许多美国人更坚定自己的看法:我们的船已经漏水,中国船正冒着热气高速前进。留学中国的项目迅速涌现,年轻的毕业生纷纷赴华寻求财富。但和任何淘金热一样,发财的是少数。贝恩公司合伙人唐表示:“有关中国是个充满机遇的国度、任何外国人都能取得成功的说法并不现实。”某驻华顾问事务所的马修·埃尔德森说:“他们未必希望我们留在这里。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但中国不是。”

如果你刚刚毕业且不想当英文老师,那(在中国)能提升你业务能力的高薪工作并不多。外国人越来越难以在银行、融资和管理咨询等利润丰厚的行业找到好工作。

对少数幸运儿来说,官僚主义障碍也令人好笑:尽管尚未明确如何缴纳,但中国政府最近对所有在华外国人征收50%的“社会福利税”。可当一名外国人去税务局纳税时,值班人员却一脸不知所措。想获得合适的签证也要费尽周折,北京警方最近还发起清理非法工作外国人的行动。

面对两名求职者,一名中文流利的西方人和一名受到良好教育且会说英语的中国人,中国企业往往倾向选择后者。“我们几乎只录用中国公民或说中文的人”,唐如是说。如今在中国,哈佛大学和沃顿商学院毕业生这类中国求职者比比皆是,且远比外国人便宜。

跨国公司仍需要外国人,但岗位都是中高层职位。即便是高层人员,本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中资机构中的外国人可能会遭到抵制。从了解宴席座次到喝进18杯白酒后仍保持清醒,中国的商业礼仪文化让老外头痛不已。

技术更有可能成为新来者的优势。中文算是种技巧,但门槛很高。一名天资聪颖的美国人在大学学了4年汉语后,说起中文来仍像8岁的孩子,而中国学生从8岁起就开始学英文。即便你拥有非凡技巧且中文流利,也不能确保什么。曾为中国某私募公司工作并帮助该公司募集到20亿美元资金的卢里被要求离职,取代他的是一名中国人。这是个供需问题,他说,“过去要说服人们去中国投资。如今大家在排队给钱。所以我已经贬值了。”(作者克里斯托弗·比姆,王会聪译)

编辑推荐:
{dede:field.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