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改”突围 力度超温州
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深水区之际,获得准生证的《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给广东带来一个空前的“金改”热闹季。
被首次冠以“国际”字样、数百家金融机构云集的广州国际金融博览会上,粤财控股、越秀金融、广州交易所集团等地方政府背景的国字号金控集团集体亮相,近期召开的广东省金融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金融强省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决定》),这些国字号们将在“金融强省”建设中担当重大使命。
被评价为“政策力度远超温州”的珠三角金改方案,涉及国际、产业、科技、农村、民生五个方面的金融创新与改革,另外还有“广东独家版本的”粤港澳、粤台和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内容,涉及到跨境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外商股权投资企业试点。
对广东来说,力争获得更多中央政策支持,重拾金融强省梦想,从而四两拨千斤,将攻坚阶段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带入新的里程,为失落的广东制造寻找新的“广东创造”,无疑是这场地方政府强力主导的金改大戏背后的现实利益诉求。
广东“金改”棋局
“金改”的棋局,广东筹划已久。
据当年参与方案设计和讨论的专家组成员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相比其他区域,广东的“金改”有其独特优势,除实体产业基础雄厚、民间金融活跃、金融资产规模居全国前列外,毗邻港澳、出口贸易大省更是其他区域难以比肩。
就金融业本身而言,广东省金融业的基础与潜力可观。当2006年广东首度提出建设“金融强省”时,广东金融业资产总规模在前后三年时间就纷纷超过了香港、上海、北京。事实上,在近年来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广东似乎更加意识到金融引擎的分量越来越重。广东省政府与佛山政府共同打造了南海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东莞则辟出松山湖金融高新服务区,而广州更是一口气规划出南沙、珠江新城、员村等四个金融创新区。
总体方案和6月26日召开的广东省金融工作会议勾画了广东“金改”的区域路线图:以珠三角核心城市群为整体的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广州、深圳两个区域金融中心,前海、横琴、南沙三个创新平台和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总体方案获批使得广东坚定了一度搁置的“金融强省”战略,通过多方举措加强金融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支柱地位。
“金三角”——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大金融改革特区使得广东拥有“先行先试”的最多试验田,错位发展、经济转型引擎的定位使得三大试验田都首先需要争取中央政策支持,而刚拿到人民币跨境业务双向流动创新一揽子金融创新优惠政策的前海无疑抢得先机,为打造“特区中的特区”奠定基础。
三大金融创新特区在定位上各有重点,据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鲁云透露,前海着重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对接;横琴新区重点发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离岸业务;南沙则是重点发展科技、产业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相关的金融创新业务。
突破口与特别使命
目前,金融改革拉动当地经济的引擎效应体现尚需时日。
三大试验田中均处于规划与投资建设期,除前海已经获得了以人民币跨境贷款试点为核心的一系列具体优惠政策外,横琴与南沙还在等待阶段。
对于承载推动广东实体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使命如何获得突破性进展,曾参与广东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认为,在未来十年中国金融和中国经济面临重大结构性变迁的形势下,广东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向建立探索型金融服务体系转变,积极探索适合区域发展的金融体系,而不是学习和引用其他样板地区的金融制度,他认为广东“金改”可以从粤港金融市场融合以及发展民间金融中寻找突破口。
专家们在设计和讨论总体方案时曾对前海和横琴寄予诸多厚望,依托香港金融与资本市场做实做强深圳金融中心,让深圳成为中国除行政特许权外唯一的市场化金融资源集散地;让横琴岛成为中国资本进入东南亚的地缘中转站,成为面向东南亚的“人民币区”核心交易载体;让横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站在人民币国际化的产业链顶端。
“突出抓好跨境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外商股权投资企业试点等重点工作,以前海、横琴、南沙为平台探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大型金融企业为平台探索金融综合经营”,方案中的表述已经涉及到中国金融改革、人民币跨境自由流动等资本项目开放等重大金融问题,如此涉及到金融业全局的问题能否在一个小范围的区域内先行先试,三大金融特区改革探索的权限与空间有多大?广东省主管金融的副省长陈云贤直言,“温州能做的我们都能做,温州不能做的我们也能试。”
《华夏时报》记者从多渠道独家获悉的信息表明,此次金融改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试点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部开放等于全面开放。”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微博)谈及深圳金融改革时称,很多问题已非某个试点区域内所能解决,更多需要顶层设计的智慧。
因此,广东金改依然有着充分的起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