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世界工程建设重要力量 转向拼技术拼资本
世界脚手架上的中国力量
本报记者 张意轩
20多万对外承包工程劳务人员,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个在施项目工地;迪拜的哈利法塔、旧金山的海湾大桥、孟加拉的煤矿、土耳其的高速铁路、沙特的大型住宅区……
在工程建设领域,在世界的脚手架上,中国已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向更广拓展
从市场边缘到舞台中心
非洲,安哥拉的玛布巴斯水电站修复项目日前顺利完工,修复后的水电站装机容量扩大了近10兆瓦,千万个安哥拉家庭有望从此告别缺电的生活。这是由安哥拉政府和中国一家水力公司共同完成的项目。
“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始于上世纪70年代,并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壮大。30多年来,此项业务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跨跃式发展,而且在行业结构、市场结构和主体结构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如是表示。
从土木工程起步,从个别项目开始,中国企业凭借自己的勤奋、智慧和实力,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并逐渐从边缘走上舞台的中心。商务部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企业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841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390亿美元。特别是2011年,合同额和营业额双双突破千亿美元。
向更高攀升
从“拼劳力”到“拼技术拼资本”
在第三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中国友发国际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又签下了一个大的合作意向——公司与刚果共和国总统府经济特区相关负责人就刚果(布)经济特区规划、设计、建设的合作内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像中国友发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告别脚手架上的简单劳作,转向“设计和提供脚手架”等技术和资金含量更高的业务。
中国承包工程的行业结构已从以劳动密集型的房建、修路等土木工程为主,逐渐拓展到技术密集型的冶金、石化、电力、轨道交通、电子通讯、矿山、污水处理等领域,特别是近年来,轨道交通、电子通讯、电力和石化领域项目增长显著。
“下一步,我们考虑从单纯的承包工程,向上游的咨询设计服务拓展,推动中国企业从勘察设计到最后的施工运营全部拿下。据我们评估,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前期勘察设计领域,中国企业大有可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刁春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向合作求共赢
从投标者到产业促进者
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在2010年发起的《国际基础设施合作共同行动计划》,前阵子又添了新成员,马来西亚和坦桑尼亚的相关组织也加入进来。《共同行动计划》是国际基础设施合作历史上第一个由不同国家(地区)的承包商协会签署的行动计划,两年来,缔约的各商协会加强信息交换、项目推介等活动,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谋求更多合作机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0年起,中国开始主办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如今,这已成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并促成了多项合作的达成。
“中国政府坚持开放和积极的态度,鼓励和支持中国‘走出去’企业加强与当地的融合,与各国企业开展深度协作,共享发展利益。中国企业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为东道国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同时,中国企业还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公益事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陈健表示,“中外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领域正日益形成良性发展局面,合作潜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