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不振进口更弱 4月贸易顺差或小幅增加
虽然机构普遍预计,即将于近日陆续公布的中国4月份宏观数据将显示经济活动正在温和复苏,但中国海关总署今日将公布的4月进出口数据,可能仍不容乐观。
日前,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出席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表示,4月中国对外贸易同比将有小幅增长,贸易顺差会略增至逾100亿美元,约占整体进出口的千分之一。
这一表态也意味着,一直广受外界关注的中国外贸顺差较上月有所扩大。
“外需不振”风向明显
外需不振,已经可以从欧元区近期的低迷,以及持续低于预期的美国新增就业数据看出。
换句话说,中国4月出口增速不容乐观,而推及全年,也很难有大的起色。
在近期的议息会议上,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预计“在外需、极低的短期利率、各种经济正常运转的措施的推动下,欧元区经济将在年内缓慢复苏”,但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仍然显著,风险主要来自于“欧债紧张程度再次加剧、溢出到实体经济,以及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
此外,欧债短期内的风险开始集中体现:希腊和大选后的法国都给金融市场信心带来严峻考验。
另一个风向标则来自美国。在3月份表现大幅低于预期后,备受瞩目的4月份就业数据再次令人失望:4月新增非农就业仅为11.5万人,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16.5万人。
而推及未来数月及全年,刚刚于本月5日落幕的111届广交会统计也让人感到阵阵寒意。虽然,本届广交会到会采购商人数超过21万,再创历史新高,但受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影响,中短单占绝大部分,成交额环比下滑近5%。
从广交会历届发布的数据看,除2008年金融危机之外,广交会历史上罕见有成交额明显下降的情况。
外贸顺差或小幅增加
虽然大环境不容乐观,但是从一些更灵活的先行指标来看,4月出口也不至于有太大的下滑,预计与上月持相对稳定状况。
5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4月份出口订单指数为52.2%,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0%以上,显示海外经济有所企稳并带动企业承接的海外订单有所增加;进口指数为50.5%,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反映出当前国内需求仍旧疲软。
因此,贸易顺差如果真的达到100亿美元,反映的或许就是进口有所下降。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指出,随着出口订单边际上改善,估计4月份出口增长保持稳定。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进一步指出,出口同比也将较上月继续下滑,因进口增速下滑,4月顺差预计会有所扩大。
在较为严峻的外需环境下,这样的进出口表现已属不易。这也使得相当多的机构认为,中国将于本周陆续公布的4月经济数据,将显示经济温和好转。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就对记者预测指出,由于货币政策稍显宽松,中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将有所上升。同时,由于本月公开市场到期量大大减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开始上升。
汪涛则进一步指出,市场对实体经济活动反弹的时间和力度仍存疑虑。投资者尤其对新增银行贷款的结构以及贷款增长的可持续性感到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