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香港专题

李焯芬:港文化已成熟 回归后传统艺术得延伸

  

  图:李焯芬说,文化讲求「土生土长,原汁原味」

  回归十五年,香港风雨兼程,力拓前路。在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前行步伐下,香港文化的脉络也在默默延伸。十五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形式在这里上演,政府以空前的热情投入文化建设,西九文化区、饶宗颐学术馆陆续展开,文化局即将应运而生。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接受本报独家专访说,十五年来,香港文化发展取得最大的成就是——我们作为中国人,能够更好的享受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香港的文化优势,就在于「助中国观世界」,同时「从世界视角看中国」。

  李焯芬表示,「回归十五年,香港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不少成功,可以说是软件和硬件兼修」。软件是指香港有更多更丰富的文化艺术表演。尤其是,传统的艺术形式在香港找到了面向国际的大舞台,也为港人不断奉上精神文明的饕餮大宴。现正上演的中国戏曲节就是最好佐证,昆曲、京剧、黄梅戏到秦腔,内地最顶尖的剧团,最高水准的「腕儿」齐聚香江。艺术家们对香港可谓眷顾有加,连汪世瑜这样的国宝级艺术家都亲临现场。他笑言自己「每场必看,相当精彩」。同时,丰子恺三百多幅作品,于尖沙咀文化中心呈现在香港观众面前。「这么多的艺术大餐,不光是西餐,更有满汉全席,很多传统艺术形式连内地都很少见,我们也能一尝,我觉得真的是香港人的福报」。

  李焯芬又说,文化讲求「土生土长,原汁原味」,最怕「橘生淮南为桔,淮北为枳」。唯独香港土壤肥沃,各种文化不仅仅在此「呈现」,而且在这儿「生长」,爆发出强烈生命力。以古琴为例,这种小众到不能再小众的乐器,却能真真切切在这里演绎着,而且不同于音乐学院,从演奏者们身上都能看见清晰的师承脉络,撑起香港文化的一片天。

  文化设施日臻完善

  李焯芬认为,回归十五年来,文化设施日臻完善。耗资二百亿兴建的西九龙文化区上马,将打造世界一流的演出场馆、艺术中心、博物馆,「是全世界都少见的文化中心」。

  访问李教授的当天(六月二十二日),耗资二亿多元的饶宗颐文化馆将开幕,他连连感叹「拿这么多钱出来弘扬民族文化,这在回归前是不可能的」。由荔枝角医院活化而成的饶宗颐文化馆,将成为香港的中华文化基地。除了饶老的著作和藏品外,亦会定期举办传统艺术的雅集和培训。届时,悠扬的琴声,和雅致的昆曲,将是本港文化飨宴外的一壶清茶。

  身兼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理事会主席的李焯芬,对民族文化充满感情亦满怀感慨。中华文化促进中心成立三近十年,举办了大大小小文化活动上千场。有人质疑中国的近现代音乐是否有足够表现力时,中心组织一千多人合唱《黄河大合唱》,从《黄河颂》到《保卫黄河》,唱出的不止是气势磅礴的乐章,更是慷慨的民族气节和无法磨蚀的民族感情。

  回归后,中华文化促进中心连续近十年举办中华文化证书课程,从青铜器讲到苏绣,李焯芬透露,自己与夫人均参与讲学,夫人与学生讲解敦煌壁画。而参与的学生主要就是各校老师,他们听了之后会传授给学生,这就是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

  从世界视角看中国

  目前,第四届特区新政府正倡议设立文化局,他认为文化局的愿景应该以「助中国看世界,从世界视角看中国」作为定位。李焯芬说,近日刚好听饶老谈及,中华文化将迎来全面复兴。在文化上,现在的中国和文艺复兴前的意大利类似,人们重新对传统经典产生浓厚兴趣,他笑言「在内地出差,电视里面不是这个讲老子,就是那个谈孟子」。千年传承的文明经过重重磨难,浴火重生,将产生巨大的向心力,佛罗伦斯绚烂的文艺复兴即是范例。

  但李焯芬强调,复兴绝不是翻炒,而中华文化应该旧貌之外另有新颜。「这就需要一个广泛的视野──国际视野」。新时代的学者或艺术家都应兼顾东西文化,而并非只在文献中翻炒。更广阔的视野能带来更多的灵感,也能产生与时俱进的生命力。香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科技文明汇聚之地,有着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优势。若文化局不把握这个定位,就难以提高香港的竞争力。

  李焯芬亦认为,文化局并非管制文化,文化是不能被规管的,但文化局或许能够在文化保育和传承上多一些政策引导。他建议不妨着力制定针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政策,鼓励他们在香港众多的文化活动中,产生不同于照本宣科的领悟。「不是一定要他们学会写、画、唱唸做打,而是要懂得欣赏」。同时,正在推行的德育与国民教育科正是一次这样的契机,李焯芬建议课程里面应多加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感受其吸引力。

编辑推荐:
{dede:field.title/}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