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报道

七部委:为民资建设水利争取贴息资金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日从国家水利部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已共同决定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合理调配金融资源,特别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水利建设领域,加大水利信贷投入。

“金融支持水利的核心在于要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合理调配金融资源支持水利建设。”水利部财务司巡视员高军对记者说。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改革发展金融服务的意见》。

长期以来,水利投入以财政资金为主,水利建设受国家财力规模制约。据介绍,2010年以来,国家为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运作不够规范、偿债风险日益加大等问题,连续发出文件,对地方政府利用融资平台融资行为进行规范清理,一些地方政府的水利融资平台受到波及,部分筹资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据高军介绍,对于民间资本进入水利领域的问题,上述《意见》也表示,将开展水利建设项目财政贴息研究,并继续积极争取财政贴息资金和政策,发挥财政贴息资金对民间资本进入水利建设领域的鼓励和引导作用。

除多方筹集资金支持水利建设外,著名水资源专家、长江黄河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樊峰宇认为,建立健全水权制度,积极培育水市场,鼓励开展水权交易,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樊峰宇说,长期以来,我国依靠行政计划调配水资源,这种水资源管理模式权属不明,水价不合理,缺乏长效激励和制约机制,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超过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樊峰宇认为,水资源管理体系需要大规模的制度建设,从传统用水粗放型社会走向节水型社会,利用行政配置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机制,对水资源的增量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与利用,逐渐形成合理的水价格机制。

樊峰宇透露,水利部正着手制定水总量控制指标和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而随着国家水权制度法律体系逐步完善,我国也将借鉴部分地区水权转换的试点成果,在国家水权制度基础上成立全国性的水交易所,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的准市场。

“水危机既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推行水资源管理改革的契机。”樊峰宇认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基础,是应对中国水危机的根本出路。建立水交易所是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全水权制度的重要举措。

编辑推荐:
{dede:field.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