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报道

第二季度温州实业、金融面临新考验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叶静宇 浙江捷达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温州中小企业,公司老板陈志德最近正为贷款的事而苦恼。他发现,从今年年初开始,不少银行在贷款的审批程序上走得非常缓慢,而且贷款额度也比往年减少。加上捷达公司去年担保的一家企业老板“跑路”,使得一些银行更是用异样的眼光审视他。

陈志德的感觉并非孤例。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透露,目前温州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仍然非常高,然而在经历了去年的民间借贷风波之后,银行在审批上更加谨慎,实际上中小企业在今年要取得贷款比去年还要困难。

不过,温州一些银行近期的日子也不如以前“好过”。温州市银监局一份最新的数据显示,从去年8月至今年2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从0.37%飙升至1.74%。而随着3到6月份还贷高峰期的来临,温州多位金融市场人士认为,银行业的这一压力恐不减反增。伴随而来的,是银行对放贷越发审慎。

这对温州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周德文预警,实体经济面临持续推高的成本,同时将面临金融真空,今年上半年,温州实业可能还会更加萎缩,危机可能再次加剧。“3月份是银行信用证到期还款高峰,6月份又将是还款高峰,温州的中小企业面临新一轮考验。”周德文说。

由去年民间借贷危机刺激而生、以引导资金回流至实业的温州金融改革,目前已成功取得启动的机会,但在此之前,如何保住现有的实业,却还是个待解的难题。

风险蔓延

长期以来,温州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全国地级城市中一直处于最低水平,这个让温州引以为豪的纪录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能说明温州企业的信用水平是最高的。

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王钢认为,温州银行贷款不良率之所以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间金融充当了银行的防火墙。

温州市担保协会副会长谭建国对此表示认同,他介绍,往年一些企业在贷款资金到期时,往往通过民间资金垫付“过桥”,确保及时到期还款,然后再从银行续贷,还掉民间的借贷,并充足企业的账面流动资金。

去年由于银行收紧银根导致民间金融链破裂,企业无法从民间完成“过桥”来还银行的钱。“民间垫资行为萎缩,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真实面貌,是不良率上升的一个原因。”谭建国说。

据温州市银监局披露,截至2月末,温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高达112.41亿元,比今年初增加25.46亿元,比上月末增加17.85亿元;不良贷款比例比今年初上升0.3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上升0.27个百分点。

银行的这一信贷风险,最终仍反馈到企业身上。温州多位企业主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要从银行贷到钱更加困难。但与去年不同的是,温州中小企业今年面临的贷款难点,不在于银行的贷款额度紧张,而在于风险防控趋严。

对此,银行业并不否认。

温州某股份制银行公司银行部人士称,对中小企业审批总体比去年严格,尤其是对风险缓释措施要求比较严,比如担保、抵押要求高一些。

另一家城商行工作人员也表示,该行今年对贷款的风险控制也趋严,如果企业找民营担保公司进行增信,银行要求企业把主要抵押物必须抵押给银行,而在此之前,该行对民营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企业只需要把抵押物抵给担保公司而无需抵给银行,银行凭担保凭据即可给企业放贷款。“我们对于民营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已经处于停滞状态,对于民营担保公司的贷款审批非常困难。”

去年年底开始,温州部分银行甚至被取消了贷款的审批权。企业向这些银行贷款,必须要经过更高一级的银行审批,这样不仅加长了贷款的发放时间,而且获得贷款的概率也在降低。

因此,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只能为不良贷款率的飙升“买单”。大家担心的是,温州的不良贷款率是否还将延续攀升。

温州一位担保融资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目前,不少温州企业和个人的流动资金已经非常紧张,这就不排除在今后几个月里,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还有上升的可能。“3月份是银行信用证到期还款高峰,6月份又将是还款高峰,温州的中小企业面临新一轮考验。”周德文说。

实业低迷

另一个数据则更令人担忧。

来自温州银监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温州银行业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为1536.5亿元,比年初减少了45亿元。在往年,不少温州人开春后会考虑从银行贷款去做一些生意,今年的这种“倒春寒”现象还极少发生。

温州某银行个人零售部负责人道破个中原因:“创业环境不好,导致个人投资者的贷款意愿降低,一些贷款到期的人也不愿意续贷。”

近日浙江省工商系统的一官员公开表示,温州的企业注册数量同比减少了8%,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负增长。这个数据也说明,温州目前的创业环境并不理想。

事实上,此前由中共温州市委党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温州发展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2012年温州蓝皮书》中已经指出,今年温州工业产值增长将减速,实体经济增长进入放缓通道。

蓝皮书指出,今年温州工业企业利润处在下行通道的“半山腰”,还将继续下行,但应该不会负增长。另外,温州企业生产动力已明显减弱,投资意愿明显下滑。据统计,92%的企业没有扩大投资的愿望,而愿意增加用工的企业只有24%。

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包括招工难、缺订单、缺电以及原材料、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等。

信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周德文透露,今年银行信贷增量规模缩减,而温州政府投资又快速增长,企业信贷只能被挤出来。

据温州市瓯海区经信委对200多家企业的调查显示,有100家企业曾向银行提出贷款,92%没得到满足。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去年的民间借贷危机严重损害了温州的商业信用,一些外地供货商降低温州企业的货款拖欠额度等,企业周转资金骤减。由于人们缺乏信任度,民间借贷抽资以及压缩借贷规模的现象非常普遍。

自救

温州经济的很多问题都系于民间金融,但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后,有关民间金融“阳光化”的各项工作细则尚在制定中,在此之前,温州中小企业基本处于金融真空期。

政府要求银行不抽资压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号召似乎难以收到实效,自救则成为主要手段。

浙江三点水童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中怀透露,最近由32家温州企业发起成立的“温商品牌联盟互助”已经开始实质性运作,这笔用于企业应急转贷的专项目前规模达到3000万元,主要供参与企业贷款临时周转使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行业中小企业的还贷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据了解,从去年年底开始,温州市内已经成立了多项类似。

民间自救以外,温州政府部门目前正忙于金融改革的部署,同时在改善企业发展外部条件、提振社会信心、重塑融资信用环境方面展开软性措施,如开展企业家社会责任教育、增强企业家的诚信与社会责任意识、避免高负债投资和盲目投资、不参与高利贷和赌博等高危活动等等。

在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看来,应急是万不得已的办法,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加快推进金融制度改革。

在改革具体推进之前,温州市已经开始做出若干准备工作。2月29日,温州首家民资管理公司——瓯海区信通民间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经批准开张试点营业,成为温州实施地方金融体制创新改革(1+8)方案中的第一个突破。

根据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开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规定,民资管理公司经批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开展资本投资咨询、资本管理、项目投资等服务。

此外,温州第一家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也在该市鹿城区开设。据温州市民间资本研究会会长、温州市鹿城区工商联副主席黄伟建介绍,该中心由鹿城区工商联牵头、会员企业投资设立,不收费,只做延伸服务。“如果企业需要借钱,把资料输入进去,正好有人有资金,担保方式也没问题,中心提供手续,双方成交。这样减少了中间环节,利息也公开化,企业得到更便捷、安全、经济的服务。资金的用途也透明化,放贷人也是放心的。”另外,企业报表、都进行规范的评估,顾问顾问团会专门评估是否触犯法律。

这些仍只是温州金融改革的起步,对于改革能否给温州实业发展带来新气象,温州多位受访人士坦言,仍需看地方政府的改革决心和落实情况。

编辑推荐:
{dede:field.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