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盛松成:金融开放“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核心内容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等。这些金融改革措施没有固定的先后次序,应是‘成熟一项,推进一项’。”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
这也是由盛松成领衔的央行调统司课题组最新报告——《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的题中之义。两个月前,该课题组曾发表相关课题报告,称“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
其间,”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汇改进程加速推进,其标志性事件有二。一是,证监会、央行及外管局决定将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扩容三倍,新增500亿美元至800亿美元,而新增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500 亿人民币;二是,4月14日,央行宣布将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
盛松成告诉本报记者,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须遵循“先内后外”的改革次序,认为在完成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前开放资本账户,中国会遭受外部冲击,形成巨大风险。
盛松成认为:“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就像两条腿走路,只有两条腿协调迈进才能走得稳、走得快,至于左腿在前还是右腿在前并没有固定的次序。”
“次序论”局限性
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3月底的一次内部研讨会上,盛松成就提出了这一论点,而“先内后外”次序论的理论基础则是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理论和凯恩斯的利率平价理论。
克鲁格曼曾将不可能三角理论形象总结为“资本的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三者不能全部满足”。即由于资本管制可隔离境内外金融市场,一方面能保持汇率稳定,另一方面使资金不能自由流动,从而保证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这也就是金融改革“先内后外”的逻辑基础--为了维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首先要实现国内利率市场化和汇率自由浮动,使境内外资金市场动态满足利率平价条件,于是市场不存在投机资金的套利压力,最后顺理成章开放资本账户。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作为反面教训验证了金融改革次序论的合理性:如果资本可以自由流动而利率却缺乏灵活性,那么就会像亚洲金融危机时期那样,一旦遭受外部冲击,结果将是严重的。
“不可能三角理论几乎成为了理论教条,但它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盛松成指出,其主要有两大缺陷,一是,没有考虑大国情形,即没有充分考虑大国经济规模大,其货币政策能对其他国家的政策选择产生较大影响。
目前中国银行业人民币存款高达85万亿元,金融机构资产超过110万亿元,外汇储备更是高达3.3万亿美元,更何况中国的GDP每年还保持8%左右的增速,“现在
是人家怕你走出去。”他说。
第二个缺陷则是,不可能三角理论没有考虑到“中间状态”。即“三角”分别为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或完全管制)、固定汇率制(或浮动汇率制)和货币政策有效(或无效)。然而,这些绝对状态并非常态。现实情况往往是资本不完全自由流动或不完全管制,汇率也并非完全固定或完全浮动,也就是存在着中间状态。
央行盛松成: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在巴克莱资本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微博”)看来,盛松成的观点颇具颠覆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有小国经济和大国经济案例,对于大国经济,如果改变利率等要素价格,可能会对自身以外的全球经济水平也产生影响。”
央行课题组还引用国际经验,力证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成功案例是美国,其采取的恰是“先外后内”的改革次序,而采取“先内后外”的日本、韩国都不太成功。
“若要等待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最终完成,资本账户开放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合适的时机。”盛松成指出,从中国实践看,“先内后外”的改革次序只是一种理想化设计,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内外协调推进并相互促进。
三者协调推进
事实上,我国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正是协调推进的过程。从资本账户开放看,2002-2009年,我国共出台资本账户改革措施42项。外汇管理已由“宽进严出”向“双向均衡管理”转变,逐步减少行政管制,逐步取消内资与外资企业之间、国有与民营企业之间、机构与个人之间的差别待遇。
从利率市场化进程看,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已经实现利率市场化,只有人民币存款和人民币贷款尚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
“当前,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盛松成重申:“现在主要矛盾,并非我们是否会因资本项下开放受到外部冲击,而是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不可忽视。”盛松成告诉记者,“我们强调资本项目开放,尤其鼓励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央行2月发布的一份题为《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报告中,为资本账户开放的路径描绘出了一幅清晰的路线图: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直接后间接、先机构后个人。具体步骤是先推行预期收益最大的改革,后推行最具风险的改革;先推进增量改革,渐进推进存量改革。
按照这一思路,报告将资本账户开放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短期安排(1-3年),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中期安排(3-5年),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而长期安排(5-10年),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逐步以价格型管理替代数量型管制。